“仲达,最近在干嘛呢?”
“秉丞相,在下公事之余,一直闭门读书。”司马懿低着头一动不动。
“哦,读的什么书啊?是诗书还是史书啊?”
“读的是《管子》中的侈靡,治国篇章。”
“哦,《论语》中说,管仲辅佐齐桓公‘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’,仲达富有才学,不知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?”《侈靡》,《治国》两篇讲的是管子的经济要术,若是以前,曹操可能不予理会,但是近年,曹操本人也多有研读。
没办法,治国也卷啊!
“在下才疏学浅,恐为丞相所笑。”
“说!”
“喏!在下以为,丞相的困顿不在汉中关中之失,而在眼前。”
“怎么,现在人人都觉得刘备张谦马上要打过来了,你还觉得这不重要?”
“这不过庸人自扰,杞人忧天罢了,刘备原不过占据了半个南郡,如今襄阳、南阳刚刚归附,单是收拢这些地方的人心便要耗费大量的时间。而这也罢了,毕竟刘备在荆州本就有名望,可是关中呢?张谦在关中本无根基,此番更是孤军深入,也就朱灵无能,辜负了丞相的信任,否则,说不定此时张谦的人头已经摆在丞相面前了。”
听到司马懿这么说,本还打算厚赏朱灵之子的曹操,心中突然涌现一股恨意。
是啊,朱灵对不住他啊!
那么大一个城,怎么说没就没了?
“与其说张谦得到了关中,不如说张谦得到了长安,没有三五年之功,张谦休想从关中得到补益,所以说,我们现在根本不需要张谦打过来,如果张谦止不住部下的怂恿劝说,在关中大兴刀兵,那我倒要恭喜丞相了。”
“那你的意思是,要我对关中汉中视而不见?”
“不能说视而不见,但绝不能把精力都放在这面,关中之败,丞相折损的不过两万兵马,于丞相来说,微乎其微,甚至于,还不如周瑜劫掠来的影响大。
“那你是觉得,其他人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?”
“是但又不是。在下先说不是,”司马懿可不敢卖关子,立刻接着道,“如今天下三分,那三者实力如何比较呢?论土地,丞相具有青幽并冀兖徐豫,这荆州益州凉州关中加起来面积虽大,但可供居住面积仍不如丞相;论人口,孙刘加起来也比不过丞相;论兵力,亦是如此。”
“丞相短于刘备之处,在于心气。”
“心气?”
“是的,自丞相消灭袁绍以后,眼中已再无可敬之敌,于麾下群臣而言,中原之外,皆为蛮荒,更无进取之心,所以朝廷之内你争我夺,明争暗斗,自身消耗更甚于对敌。”
曹操似是想到了什么,官渡之前,别的不说,自己麾下的心腹,那心中只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辅佐自己干掉袁绍。
荀彧、程昱、荀攸、郭嘉、曹仁曹洪、夏侯惇夏侯渊、张辽李典……莫不如此。
但是现在,有的想让自己称帝,有的想让自己让权,有的一门心思捞钱,有的拼尽办法揽权……
还有的深陷敌营,有的早早见了阎王……
内耗,是九成九以上的大组织走向自我毁灭的重大因素。
司马懿一说,曹操立刻明白他的意思。
“刘备张谦被丞相所击败,他们心中憋着一股翻身的气,而现在正是这股气爆发出来的时候,丞相此时越是靠近,这股气就越是强劲,相反,丞相避而远之,刘备张谦便如同拳头搭在水面,只看他惊起一滩波澜,却徒劳无功。”
曹操没有吭声,他在思考,自己战胜袁绍之后,心态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,但是此时的刘备实力骤然暴涨了好几倍,他遇到的问题会不会更大?
荆州和孙权的问题;
益州和刘璋的问题;
凉州和羌胡的问题;
关中……现在的关中就是一盘散沙,谁去都是大问题。
“如果现在不发兵去打刘备张谦,那我们该干什么?”
“发展生产,整顿纲常,革故鼎新。丞相先前出兵关中,便是因为受张谦进军汉中所胁迫,赤壁之败,丞相本该休养生息,然不过一个年头,丞相便再度用兵,而且因为马超狡诈,致使丞相调动的兵马远远大于预期,此时民生已经到了极限,若再不休养生息,恐怕田银苏伯之乱将起于他处。”
“那整顿纲常呢?”
“官吏良莠不齐,多有纲常败坏者,丞相可派人查之。”这里司马懿没有多说,事实上,曹操是一个赏罚很粗暴的人,对于攻取的城池,经常屠戮,麾下的屯民,也饱受压迫;但是手下的将军,归顺的诸侯,曹操即便不大用,但赏赐也很丰厚,列侯,关内侯比比皆是,或许,也就是这方面的消耗太大, 曹操才一直不能放弃屯田的高税收。
而这些人之中,无论是曹操的人,还是归顺的人,大多很老实,毕竟曹操本身就是一个